也是从那时起,对竹子和植物的情愫扎在了武重义的心中。 在来到缅甸帕奥禅林清修的第一年,武重义种下了一万株树,今年年底他在这里的修行即将完成,他迫切地想完成自己定下的今年的目标——种植两万株树。 禅修中心的许多僧人们都曾听闻邻国的建筑大师就在这里清修,却从未想到这个常常在路边与工人们搬树、种树的年轻人,就是这个建筑大师。 最会用竹子的建筑师 成为一名建筑师是武重义年少时候立下的志向,问起志向的来源,武重义坦诚地笑道:“因为可以挣钱,小时候就觉得帮别人设计、造房子可以挣很多钱。” 1996年,在河内念建筑的武重义拿到了日本政府的一笔奖学金,先去了名古屋工业大学学习,之后进入东京大学攻读研究生,师从日本建筑师内藤广。 在日本,无论是直接从内藤广身上获得的教育,还是整个日本建筑的氛围,都让武重义开始思考:不破坏环境、能与环境相处的建筑到底是什么。 2006年是武重义在日本的第十年,他停止了自己的博士学业,选择回到越南,在胡志明市成立了自己的事务所: “日本已经有这么多明星建筑师站到世界的舞台上,再多一个不会改变什么。但越南真的需要我。” 此时的武重义已经被竹子便宜、易得、耐用、可快速再生的性能所吸引,开始了一系列竹造建筑的试验。但很快,他遇到了一个最现实的问题:没有任何委托项目找上门。在钢筋混凝土建造中飞速发展的越南建造市场,完全不懂这个年轻人要用竹子做什么。 不能受困于现状,武重义很快在越南南部平阳省土木龙市的一片热带雨林里,租下一块土地,自己召集、训练工匠,用7000根竹子搭建了一个咖啡馆,每根竹子成本约1美元。 因为咖啡馆架在水面而主体完全敞开,凉风略过水面进入室内,他给项目取了个诗意的名字“风与水咖啡馆”。 咖啡馆对越南人来说,街头巷尾随处可见,是喝咖啡、果汁和聊天的休闲空间。用竹子造咖啡馆,是当时的武重义最可控制成本、又可进行竹造建筑实践的自然选择,也最容易让他的潜在客户留意到。 风与水咖啡馆的主体还是采用了钢结构,竹材作为辅助支撑,虽然是现代建筑,却和周围的景观融为了一体。在这里,武重义看到了人们置身于开放空间里谈天说地的自在。
2024-12-21
2024-08-27
上海虹口作协第四场“名家访谈”如期举行,秋天的旋律 创作的密码
2024-08-20
新闻稿发稿记录:上海虹口区作协第三期“名家访谈”举行,文化如水润物无声
2024-08-15
2024-08-15
2024-07-30
转载:商会动态丨太极启智,共绘未来蓝图 ——上海创始会长一行莅临我会参观交流
2024-08-05
新闻稿汇总(二):上海市虹口区作家协会“面对面·名家访谈”活动成功举行(共11篇)
2024-07-23
上海市虹口区作家协会“面对面·名家访谈”活动在沪举行--媒体新闻汇总(6篇)
2024-07-23
上海市虹口区作家协会“面对面·名家访谈”活动在大连路911号连博汇产业运营孵化中心举行
2024-07-23
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沪ICP备18031295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1165号
服务热线:400-921-3318 021-35304693 021-353046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