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

Shanghai Changshe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., ltd.
新闻中心
【连博汇端午尝新】黍米端午端 静山槲包香
来源: | 作者:changshenggufen | 发布时间 :2019-05-28 | 1203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黍米端午端,静山槲包香,这个端午吃槲包!连博汇新推出卢氏特产端午槲包,优质黍米、槲叶制成,香糯可口,欢迎大家选购。

槲包和粽子一样都是端午节时吃的食物,是用一种槲叶,包上黍米,煮出来的美味佳肴。极具地域特色。槲叶又是一种天然防腐剂,煮熟的槲包放入冰箱冷冻,随吃随蒸,风味独特。

槲叶是河南西南部伏牛山区,栾川、嵩县、卢氏、西峡等地山上长的一种叫当地叫栗柞树的叶子。每年春天发芽,端午节前,槲叶成熟了,发出浓郁的香气。人们上山采来,用鲜叶子或者阴干以后,放锅里煮一下就去掉了生涩气。然后包上黍米,煮熟就成了槲包了。

槲叶在树上时,质地稍坚硬,采下来经过一段时日的熟化,就变得柔韧了。拿它包上黍米,再放到锅里一煮,槲叶那特有的香味,和黍米的香味结合起来,愈加沁人心脾。

槲叶有种特殊的清香味,用其制作的槲包刚出锅时清香扑鼻,令人馋涎欲滴,剥开后咬上一口软甜香糯,清香漫入肺腑,食者如入仙境。

槲包是粗杂粮,富含多种维生素,营养全面,有益于健康;
软硬适度,口感极佳,老少皆宜;绿色食品,防腐保鲜。槲叶富含多种维生素、微量无素,还有一定的防老化和抗癌作用。

黍米颗粒大于小米,呈金黄色,粘度很大。据分析:每100克黍米含蛋白质9.6%、脂肪0.9%、糖16.3%、热量1515千焦耳,以及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。

黍米性平、味甘,能补中益气、益脾和胃、安神助眠、止泻、乌发。主治咳逆、烦渴、霍乱、止泄、除热、胃痛、不思饮食、肺虚咳嗽、烫伤等。

名医别录》中记载:丹黍米,主咳逆、霍乱、止泄、除热、止烦渴。黍米在中医中药中被列为“补中益气”具有食疗价值的食品。

黍米中所含的脂肪主要有棕榈酸、廿四烷酸、十七烷酸、油酸、亚油酸、异亚油酸等,均有利于生长发育。黍米中含有的粗纤维、灰分、黍素等有促进消化、滋补身体等功效。黍米中还含有多种米、麦中所缺乏的氨基酸,对调补机体代谢十分重要。

中医还指出:黍米黏性大而难以消化,切忌过量食用,尤其老弱病人和胃肠功能欠佳者更要少食,心血管病人、血脂过高者,最好不食,以防止胆固醇、血脂的升高。

药用价值

【性味】甘,平。

①《吴普本草》:甘,无毒。

②《别录》:甘,温,无毒。

③《饮膳正要》:甘,平,无毒。

④《纲目》:丹黍米:甘,微寒,无毒。

【归经】《本草撮要》:入手足阳明、太阴经。

【黍米的功效】益气补中。 治泻痢,烦渴,吐逆,咳嗽,胃痛,小儿鹅口疮,烫伤。

①《吴普本草》:益气补中。

②《别录》:丹黍米,主咳逆,霍乱,止泄,除热,止烦渴。

③孟诜:患鳖瘕者,以新熟赤黍米淘取泔汁,生服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