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泥土的清香,有满目葱茏的绿色,在日复一日的佛歌念颂中,似乎得到了佛的加持,散发着勃勃生机。除了前后院都是花,在寂照庵的大殿——大雄宝殿,佛台上也看不到香炉,摆放的都是鲜花。跨入宝殿,阵阵清香就扑鼻而来,顿感纤尘不染,神清气爽!汉传佛教最讲究的就是香火鼎盛,但在寂照庵里,却用花来敬佛祭祀。为何如此,妙慧法师说:佛什么都不缺,不在乎你一炷香,但在意你一颗心。正是有了这颗纯粹而坚韧的心,才有了现在的寂照庵,一座把禅意和美学完美结合的寺院。姹紫嫣红的鲜花,飞扬的晨钟暮鼓,空谷流转的禅语,鸟语婉转于檐后。如此清静而唯美的地方,许多女客到访后甚至都想留下来。去年五月,韩红也慕名到访寂照庵,与妙慧法师畅聊之余,还留下了“寂照佛光,紫烟生慧“的墨迹。穿幽踏石步沙门,夏雨和风净凡尘;满庭花语书清雅,静听禅音省半生。在这里,不用说什么,一颗心莫名就有种宁静淡然安详,进而禅意慢慢浸透身心。与花草相伴,面对尘世间的纷扰,也能微微一笑。甘于淡泊,乐于寂寞。除了花花草草,寂照庵的厅堂也别有一番格调,看似简简单单,却又充满了情怀与智慧,清新、唯美、文艺。妙慧法师说,房子当初是用山上捡来的石头、和山下百姓给的旧木头慢慢建起来的,室内的装修是一位杭州人帮忙设计的,使用的也都是旧材料,虽然看上去精致复杂,其实没花什么奢侈钱,只是多花了一些心思和时间。、寂照庵不仅环境静雅,这里的素斋,尝过也让人觉得清心寡欲,许多人慕名而来,也为了这一碗斋食。最初寂照庵是免费提供斋食,后来信众和游客越来越多,寂照庵就收每位20元,初一十五和周末免费。再后来,人实在太多,寺院承受不了,就只能初一和十五免费。来过的人,都对这里的斋饭赞不绝口,原因就是:好吃!而妙慧法师说,这里的素斋就是普通的饭菜,完全是大众的家庭做法,做饭的师傅也都是普通的义工,没有外请厨师。只不过她们对食材确实有讲究,每天清晨4点多就去集市采购,只挑选农户自己家栽种的,就算有虫咬过,样子丑一些,只要没打过农药的就要。而像大米、土豆、南瓜这些,甚至都是寺庙“定制”的。如今每天有两三百人来这里吃斋饭,妙慧法师也亲自举着牌子,向大家宣传珍惜粮食,吃多少打多少,不够再打,切忌浪费,那是罪过。曾经就有人因为吃剩了浪费,于是只能去跪佛堂了。不过更多的人,都会吃的干干净净。在寂照庵吃斋饭,吃的不止是一餐饭,还是一种文化,一种理念,一种素养。除了斋食,也可以在茶室泡一壶禅茶,安坐一下午,不觉山中已是日月长。茶室门外有一个小鱼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