▲
太阳公社位于杭州临安市太阳镇一个名为朱伊坞的狭长山谷中,隶属西天目山的余脉。
▲
一百头猪猪享用着3000多平米的园区,包括猪舍、前庭、后院和游泳池。
▲
猪舍的建筑材料轻竹、卵石、茅草等,都来自于当地。
▲
为了保护农田,猪舍不做地基,只做了10个石墩,上面用竹构架连成一片,靠自重来稳定。
▲
轻竹的搭建非常方便,五六个人花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搭建起来了。劳力同样也来自于山区。
▲
▲
鸡舍同样是纯天然的竹构建筑,底部由木栅构成。
▲
五间亭由五个小间组成,可供游人休息喝茶。
CITIARC山上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,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,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设计专业导师。代表作有临安太阳公社系列竹构、杭州南宋御街白色墙屋、宁波市鄞州区综合活动中心、杭州凤凰山山顶艺术社区等。
◀建筑师说
自然材料
山坡上竹林茂密,生长着一人多高的茅草,为猪圈提供了主要材料。冬季毛竹,不易虫蛀且材质坚固。经竹匠判定靠这冬竹搭建的构筑,在经过合适的遮光和防水以后,使用时间可以达到5年。屋顶使用的茅草也采自附近山谷,由村民在农闲的时候上山采集和手工编织而成。然而竹子始终是种很难保存的材料,单独放在室外容易变黑开裂,所以和茅草屋面搭在一起,使用倾斜的屋面,让雨水沿着茅草的细杆流入用竹筒制作的天然排水管,最终落入农田的泥土中。
茅草因内部实心坚硬而成为传统屋面防水材料。在编织时考虑水势方向,和瓦片方向类似,同时保留着透气的传统。“可呼吸性”是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法则,其使室内和室外的毛细血管状的空气流通,是以自然材料可以保持相当程度的湿度和弹性,使建筑持久耐用。
屋面设计上所以不能采用工业防水层的做法,是因为防水层的密闭会导致底层茅草迅速腐烂而无法持续。茅草爿的导水构造在防水同时保持透气,空气得以从建筑内部上升流出屋面,在雨后加速吹干茅草。每年茅草需要加厚,草顶的厚度有时候决定了主人的财力,即屋顶的“厚度”是一种地位象征。而每年翻修屋顶的农村习俗,实在可能源于自然材料的逐渐消解。
对基地的态度和设计方法
“动土”是一种中国风俗中的大事,日期选择和地点控制极为讲究,只因对土地和风水的破坏,属于大忌。在搭建茅屋的时候,利用原有地面和排水沟,不再动土开挖,更是完全不做地基,只放置了10个1米宽、1米2高的卵石墩子,作为竹构的地面支撑。在此之上放置竹构。整个巨型青竹构筑连成一个自我稳定的结构体,如同一只大鸟落在溪坑卵石砌成矮墙上。石墩就象大鸟的爪子,紧紧抓住泥土。大片茅草铺成的倾斜屋顶高高耸立,犹如大鸟的宽大有力的羽翼,随时准备振翅而飞。
结构基本形态
农业场地规划
本文来源:
一条 ID : yitiaotv
山上建筑 ID :shanshangchuanmei
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沪ICP备18031295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1165号
服务热线:400-921-3318 021-35304693 021-353046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