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领导者若是整天叫苦,说自己身边没有人才,最大的可能,就是他很是骄傲自大、刚愎用自。就是他并不尊重人才,没有拿属下当老师的那种胸怀和气度,更没有“用师”的大智慧。所以真正的人才就不往他那儿跑了。有句格言说得好:“博学多闻的智者,总是温良谦逊;硕果累累的树枝;永远俯首躬身。”一般来说,领导者大权在握,在组织内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。他受众人关注的就必然多,所要应付的事情也必然多。这样,就会使他把许多的时间精力分散在诸多人事的周旋、应付上。一个人如果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,长期处在显眼的位置上进行领导、管理、周旋、应付。久而久之,时间、精力、健康、知识、智慧、思考力……都会受到亏损而缺乏增长!对此,这就要求处在领导位置的人,避开众人的焦点,避开不必要的繁杂事物,回到比较隐蔽的位置,将显眼的位置留给下属,将真正贤能之人的位置抬高到自己的上面。
领导人处在这样的情况下,才有助于自身的修身养心、学习思索;有助于他不断反思、不断调整,拓展自己心灵的空间,强大自己灵魂的力量;有利于加强下属对领导者人格魅力的向心力。这样,当他再一次投入到工作时,就会获得足够的时间、智慧和精力去面对,运筹帷幄、统揽全局、决胜千里。历史,往往会惊人的重复着。我们只有了解历史,才能洞察未来;我们只有拥抱智慧,才能见证“用师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”之真谛。
周文王尊姜太公为尚父,同时暗里派员行贿奸臣费仲,让他去败坏商朝的朝纲,助使纣王荒废朝政、放情纵欲于酒色犬马中。
把殷朝尚存的商容、比干、微子、箕子等贤臣逐一逼走、囚禁、残害,使得整个社会天昏地暗、民怨沸腾。然后,周武王顺应时势迎合民心之所望,率领八百诸侯会师盟津,大败“竭天下之财富饱一己之私欲”的纣王于牧野。这一历史铁证,就是这个道理的深刻演绎(这也是李世民“以人为镜,可以知得失”、《黄石公三略》“夫将拒谏,则英雄散”的道理)。而被推翻的商纣王是个什么德性呢,他用七年的时间大兴土木征民于劳役,建造了方圆数里、高过千尺的“鹿台”,用各种美酒、肉类建造了“酒林肉湖”,竭天下之财富饱一己之私欲。他要求自己的大臣必须惟令是从,谁不听话就惩罚谁,大臣比干是纣王的亲戚,不顾自己的性命忠谏纣王,纣王却挖了比干的心,据说是要看看比干的心到底有几窍。
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沪ICP备18031295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1165号
服务热线:400-921-3318 021-35304693 021-353046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