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

Shanghai Changshe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., ltd.
新闻中心
情浓端午节 粽子格外香
来源: | 作者:pro390250 | 发布时间 :2012-06-08 | 1027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      为了适应广大顾客的需求,上海“连博汇”,上海国际精食文化广场、上海全国名优农特产一条街开始展销红船粽子。

    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。

     祖先们吃粽子的历史应该追溯到1600年前。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《风士记》有这样的记载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。”

     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《续齐偕记》中说:“屈原五月五日投泊罗而死,楚人哀之,遂以竹筒贮米,投水祭之。”

     其实,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。人们只是用一种悲壮的形式,用一种人人介可仿之的方法,选择了端午节的这一天,为心中的偶像做一个祭祀。

     粽子是一种包烹的做法。而“包烹”,50万年前人类发明用火熟食时,已经开始用树叶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,等煨到一定的时候剥支裹着厚厚的叶子进食。而那时人类还没有给它冠“粽子”之名,可是“粽子”却在那个时期已经有了它的雏形。

     经过40万年的春秋更迭,进入石烹时代,先人们在地上挖坑,坑中垫兽皮,再注水,把烧烫的石子投入坑中使水沸腾,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食物,“粽子”渐渐地成熟了,就象我们今日捧食的美味。

     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着“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,如棕榈叶之形,故曰粽”。在我们豫西,就盛行菰叶裹黍米煮成粽的制作方法。那种粽子个大,且为长条形状,更象秦砖。这就说明了它的内涵丰富,应该是粽子的鼻祖。如今在我们三门峡的卢氏县,一到端午前后,这种类似秦砖一样的粽子就会从深山人的手中织出,带着它独特的造型和美味,带着它的友谊和亲情,飞翔在中原大地,端坐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。    

      “连博汇”精食文化广场开始展销红船粽子。其中有荤粽、素粽、咸粽、甜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