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尽沧桑罹万劫,饱经风雨度千秋。
此日登亭神气爽。白代名胜载酒兵。
六朝古迹招诗客,几忘囚服束吾身。
明解缙望湖亭
吴城堤上草萋萋,楼观苍茫曙色微。
一自英雄争战后,两川鸥鸟自忘饥。
青山拍拍风沙满,红叶潇潇浦树稀。
遥忆故乡何处是?望湖亭下有渔矶。
明刘伯温登望湖亭
长江水褐湖水清,亭前涛击鲸鱼鸣。
山头吐云山下雨,杨澜左蠡何时平。(注:左即老爷庙)
清彭玉麟梅花诗
望湖亭下水连天,重见河山续旧缘。
一树梅花消息断,更是何日觅逋仙。
铁砚香生万古春,梅花愈老愈精神。
横斜疏影虽依旧,梦人孤山恐未真。
清曾国藩写在望湖亭上对联
手摘飞星挂庭柱 心随去鸟入湖天
危亭经百刻岿然彭蠡听渔歌。
地以人传,溯自周郎习战,苏子题词,仙吏将才,千古名成奇迹。
天留我住,放教彭蠡风帆,匡庐瀑布,水光山色,一时都入壮观。
据上述文字推理,周瑜始建是为了便于观水阵,晋太康元年重修该亭是为了以供游览。
(公元425年)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年,海昏沉没,商业南徙,吴山遂成正式集镇,因此,易名吴城,可见为望湖亭重修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(公元981 年)宋太平兴国六年,始隶南昌,分居新邑。宋朝文人有苏轼写的《顺济庙石弩记》载:建中靖国元年四月甲午,轼自侨耳归,舣舟吴城山顺济龙王庙下,既进竭而还。逍遥江上、得古箭镞,槊锋而剑背,其廉刿可爱,而其质则石也。曰:异载,此孔子所谓掊矢石驽,肃慎氏之物也,何为而至此载,传观左右,失手堕于江中。……和“黑云堆墨半遮天,白雨跳珠乱人船,卷地风来忽吹撒,望湖亭下水连天。”以及文天祥写的“龙行人鬼处,神在天地间,彭蠡石驽出,洞庭商舶还,秋风黄鹤阔,春雨白鸥闲,云际青如栗,河流接海山。“文天祥被元军捕获后经剑邑过吴成又题诗两首:
其一: 自戴南寇离粤境,姜风苦雨过吴城,
寒鸦点点停伶影,络纬萧萧啜泣声。
夷狄兵戎摧上国,天人正气砥孤臣,
于今重饮鄱湖水,且学啼鹃带血咏。
其二: 凌云披雾望湖亭,屹立赣水修河滨,
历尽沧桑罹万劫,饱经风雨度千春。
此日登亭神气爽,百代名胜载酒兵,
六朝古迹招诗客,几忘囚服束吾身。
据上述诗句推理,文天祥是公元
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沪ICP备18031295号-1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1165号
服务热线:400-921-3318 021-35304693 021-353046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