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有缭绕的香火,
只有扑面而来的似锦繁花。在云南大理苍山圣应峰南麓,隐藏着一座颇有名气的寺庙,它虽小,却有诸多美誉缠身:中国最美的尼姑庵、中国最文艺的寺庙!它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:寂照庵!寂照庵这个名字,取自“感而遂通,寂静照鉴”,寺庙始建于明初,后毁,民国唐继尧主持重建,庵门上“寂照庵”便是他所题。寺庙周围松柏成荫环境幽静,处处透着是清新淡雅的气息,诠释着真正的诗情画意。许多人印象中,寺庙大多是琼楼玉宇,香火旺盛。然而,寂照庵却恰恰相反,这里简朴小巧,也不烧香,它之所以让人喜爱,还因为种满了各种花花草草。跨进寺院的门槛,两旁摆满了各种花草,你会惊叹这里毫无寺庙气息,它更像一座装满了春天的文艺花园。只有来过,才能体会到什么是: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!沿着小径步入寺院,视觉和嗅觉就被花草吸引,格外的清新文艺而有生气。风铃摇曳,铃声清脆,回荡在寂静的山林里,妙香佛国的神韵禅意,不经意就钻入心扉。转角来到前院,各种鲜花和多肉植物映入眼帘,随便站在一盆花草前,就能令人驻足细嗅半天。热烈的,含蓄的,鲜艳的、娇嫩的…千姿百态,俨然一个多肉植物的天堂。比拳头还大的玉蝶,就像一朵朵有禅意的莲花,与这佛门净地很搭。环顾整个前院,其实会发现到处都是惊喜,每一株多肉植物,都搭配的精妙绝伦!这艘老旧的木船,已经栽满了各种多肉,绚烂多彩,浑然天成!老朽的木头,也被赋予了新生。△摄影/书影 有的多肉挂在吊篮里,在这深山中,荡漾着春的气息。细细端详,无一不让人心生怜爱。挂在墙上的背篓,也装满了春天的味道。大大小小的竹篮,也种满了五颜六色的多肉,多想把这一篮子春天拎走。还有各式各样的器皿里……就连这一尊大石磨,也在老去的岁月中吐露出生机。这哪像寺庙,明明就是一座百花园,四处皆花语,洁净清幽,庭院、阶前,甚至檐下、壁间,随处都繁花似锦、温婉雅致,看似随意却处处细致。眼前这么多精致的花草,一定少不了一位有心的“主人”,这位“主人”就是妙慧法师。1982年寂照庵恢复,1989年妙慧法师任寂照庵的住持。晨钟暮鼓,青灯古佛相伴,几十年来,妙慧法师凭借一颗坚韧的心,把曾经破烂的寂照庵修成了她内心的样子。从小就喜欢花的妙慧法师,只要看到喜欢的花,就带回来育苗,年复一年,日复一日,如今已是百花满园。尤其寂照庵的后院“百花园”,是妙慧法师修行之余的最爱,这里有两座花房,一座培育多肉和苔藓,一座种鲜花。庵里的比丘尼,空余时间都乐意来这打理花草。在这花房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