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长盛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

Shanghai Changsheng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., ltd.
新闻中心
中国古代女子内衣,欲遮还羞!
来源: | 作者:pro390250 | 发布时间 :2018-09-02 | 8266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
中国古代女子内衣,欲遮还羞!


《簪花仕女图》局部


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,

内衣不仅发挥着蔽体保暖的服饰作用,

还承载了绵长的华夏文明,

记录了古老而又神秘的东方文化。

清·吕彤《蕉荫读书图》


和其他服饰相比,

中国古代典籍对内衣的记述不多,

这使得人们往往难以将视线穿透重重厚服,

直达那薄薄的遮蔽之物,

今人唯有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爬罗剔抉,

才能略微领略古代内衣的风情:

凸显身材的诃子,欲掩还展的抹胸,

还有那精心剪裁的肚兜……


中国内衣的历史源远流长,以下所诉的内衣历史线索是从汉朝开始的。


汉代——抱腹


汉代的内衣叫“抱腹”或“心衣”。汉刘熙《释名·释衣服》中有记载:抱腹,上下有带,抱裹其腹,上无裆者也。“心衣”的基础是“袍腹”,“抱腹”上端不用细带子而用“钩肩”及“裆”就成为“心衣”,两者的共同点是背部袒露无后片。


魏晋(十六国)——两当

两当”与“抱腹”、“心衣”的区别在于它有后片,既可当胸又可当背。材质多为手感厚实、色彩丰富的织锦,双层,内有衬棉。“两当”最初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,后传入中原,属异族文化。


唐代——诃子

唐代以前的内衣肩部都缀有带子,到了唐代,出现了一种无带的内衣,称为“诃子”。

(唐 周昉《簪花仕女图》中的唐朝贵夫人,穿着低胸的透视装。)


这也是其外衣的形制特点所决定的:唐代的女子喜穿“半露胸式裙装”,她们将裙子高束在胸际然后在胸下部系一阔带,两肩、上胸及后背袒露,外披透明罗纱,内衣若隐若现,因而内衣面料考究,色彩缤纷,与今天所倡异的“内衣外穿”颇为相似。




(唐 周昉《簪花仕女图》局部)

“诃子”常用的面料为“织成”,挺括略有弹性,手感厚实。穿时在胸下扎束两根带子即可保证胸部达到挺立的效果。

(唐 周昉《簪花仕女图》局部)